衛福部增兒少家庭署 王育敏籲提升量能達百人以上規模
NEWS link
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衛福部新增「兒少家庭署」,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表示,她在2018年聯合多位立委組成「中央兒少專責單位推動聯盟」,主張「成立中央兒少專責單位」、「加碼兒少預算」、以及「整合兒少業務」等三大訴求,行政院終於回應國人長期的期待,建議規模必須配置「百人以上」編制,才能確保機關行政能量。
王育敏指出,過去內政部下設兒童局就是因為人力編制不足,導致成效不彰,應以目前社家署編制159人為標準,新設兒家署必須配置「百人以上」編制,以確保機關行政量能,才能真正對抗少子化、兒少保護與家庭支持三大挑戰。
關於衛福部長石崇良主張這次不只單純新增一個署,而是同步啟動衛福部大規模組織改變。王育敏表示,兒少專責機構的定位有其特殊性,不應僅拘泥於衛福部內部,還必須具備跨部會協調整合功能。她主張,該署應由行政院下設二級機關跨部會,整合教育部、內政部等機關,明定聯絡機制與資訊共享平台,「若只是在衛福部新增單位,而沒有強化跨部會整合,那麼制度漏洞依然如舊。」
今年9月政院宣布「好孕三方案」時,王育敏即再次呼籲,須由兒少專責單位管理統籌、推動執行,提醒政府應正視專責機構政策推行與相關部會間的權責協作,避免兒少議題因跨域分散、責任不清而延誤。王育敏呼籲,制度設計須明訂「從上至下的責任鏈」、明確授權、持續監督,避免機構變為象徵而弱化實質功能。
王育敏表示,衛福部應盡速提出「衛福部組織法」修法草案,確立「兒少家庭署」公務人力、預算規模,有效落實兒少業務整合與家庭政策的角色,以回應國人多年來對兒少專責機關的期待。
嘉市普發3千卡關?遭追問一度沈默 黃敏惠:法令通過發6千都行
NEWS link
嘉義市普發3千元議題持續延燒,自今年11月5日議員張秀華與議長陳姿妏共同提出「嘉義市再加碼普發每人3000元」臨時動議,獲9名議員附議通過後,隨著中央1萬元普發陸續入帳,市民愈加關注市府加碼版3千元的「下落」。今天議場議員黃露慧一再追問市長黃敏惠時程,雙方一來一往氣氛緊繃,黃敏惠甚至一度坐下、別開麥克風不再回應。
國民黨議員張秀華、陳家平與民進黨議員黃露慧接連質詢;黃露慧更直指市府歲計賸餘高達11億餘元、財政穩健,認為市府既能編列上億元經費辦理城市博覽會,理應也具備普發現金的財力。黃露慧質詢「3千元到底要不要發?什麼時候發?如果不發理由是什麼?」強調地方財政自主,不應將時程歸責中央。
黃敏惠答詢表示,市府「一定會發」,也一直朝普發方向努力,但強調仍須符合法令及程序,時程「不是市府能單方面決定」。面對黃露慧連番追問,她反覆重申必須依循行政流程、中央法規,雙方多次交鋒下氣氛一度緊繃,黃敏惠甚至一度坐下、別開麥克風不再回應。
會後,黃敏惠說明,她對普發3千元「沒有意見」,市府也清楚民意需求,但必須先釐清法令限制並與中央充分溝通。她強調:「只要法令通過、問題解決,甚至發6千都不是問題。」
高市早苗「台灣有事」衝擊中日關係 蕭旭岑:台灣恐受波及
NEWS link
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稱「台灣有事」可能構成「存立危機事態」一事,引發中日關係緊張。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,從情理法來看,高市早苗的言論都是有問題的,但因她剛上任又有民調支撐,要她撤回言論是不可能的,很遺憾當中國大陸與日本升高情勢,台灣絕對會受到波及。
蕭旭岑今天中午接受「中午來開匯」節目專訪。針對高市早苗表示,若「台灣有事」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,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中,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「存立危機事態」。
蕭旭岑認為,高市早苗言論在日本引起不同看法,俄烏戰爭發生時,高達九成民眾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,三年後卻降到四成以下,因此,不能用在民族主義氣氛下的民調去看待此事對錯。高市早苗言論確實打破中日之間簽訂的「中日聯合聲明」、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」等四個文件,尤其今年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周年,大陸民心格外敏感,用存立危機事態去刺激,有軍國主義復辟的聯想,
蕭旭岑野說,很感謝日本挺台,但幫忙不是嘴巴講講,如果對局勢帶來困擾、美國又沒有要背書,屆時民進黨還要瞎挺嗎?前總統馬英九與前主席洪秀柱對情勢升高感到憂心喊話雙方克制,民進黨政客還出來謾罵,難道危害到台灣安全還不能批評?將來如果日本與陸方情勢升高,台灣絕對會受到波及。
此外,鄭麗文近期密集與外國駐台使節會面。蕭旭岑說,各國代表們對鄭麗文上任後提出的兩岸路線都「很有興趣、絡繹不絕」。據他了解,包含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新加坡等國,都認為這有助於維持台海與區域和平,也讓周遭鄰國及重要國家感到安心。
至於近期鄭麗文與美國在台協會(AIT)會面,雙方對外發布的內容有所差異,引發討論。蕭旭岑認為,雙方會後各自發表不同重點,是國際長期慣例,兩者出現差異並不代表有出入,外界不需過度解讀。真正的重點在於,美方對國民黨新團隊提出的「兩岸對話」方向展現高度興趣。
蕭旭岑表示,雙方一致認為台海和平極為重要,而美方在貼文中特別強調以和平方式處理分歧、對話是關鍵,顯示美國關切目前台海局勢緊張,並認為「現在的兩岸沒有對話」。雙方都將「和平」視為共同基調,在缺乏兩岸溝通之際,美國對國民黨的新方向抱持期待,也關注是否能為區域穩定提供新的途徑。
鄭麗文赴秋祭成綠營選舉「提款機」?藍營三類人被點名
高市「台灣有事」啟動中日壓力測試 對撞中仍見轉機?